• 正序看貼
  • 倒序看貼
學以致用

 【教育探索】  

作者:劉曉(浙江工業大學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

十九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一直堅持就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優先政策,并將職業教育放在“促進就業”的重要位置,彰顯了新時代職業教育的重要作用。

疫情之下,作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重要基石之一的職業教育,必須密切關注此次疫情對經濟發展和就業工作的影響,積極為促就業、穩就業發揮主體作用。


  精準幫扶就業群體,多措并舉穩住就業“基本盤”

此次疫情對就業的影響呈現出明顯的群體性特征,集中于高校應屆畢業生、非正規部門的靈活就業者、勞動密集型行業就業人群以及農民工;其主要影響體現在潛在就業機會減少、就業困難增加、社會保障風險以及收入減少等方面。

因此,在穩定整體就業工作的同時,需利用職業教育對上述群體進行精準幫扶。一是完善畢業生就業實習制度。通過立法或財稅制度鼓勵,探索創新就業實習模式,明確企業接收畢業生實習的責任和義務,提高實習組織化程度;落實企業接受畢業生實習績效評價,對吸納實習人數多、促進就業成效好的企業,給予一定財政獎勵和稅費減免。二是重視非正規就業群體的職業培訓。這類群體主要包括退役軍人、殘疾人、低學歷下崗失業人員,對他們的幫扶應基于其基本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靈活的職業教育與培訓,提升技能水平和業務素質。三是加強農民工群體的就業幫扶和技能培訓。完善和落實扶持返鄉農民工尤其是疫情高發區返鄉農民工的創業政策支持,將農民工創業與發展縣域經濟相結合,提高其創業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


  釋放“百萬擴招”紅利,推進正規職業教育

2020年,職業教育更應該進一步釋放“百萬擴招”紅利,積極將此次疫情中就業影響較大的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退役軍人等就業弱勢群體納入到正式的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體系,依托職業院校教育資源,將職前教育與在職培訓相銜接、學歷教育與技能培訓互為補充,為社會開展技術技能積累和良好的人力資源儲備。加快改革職業教育招生制度,采用更加科學合理的方式吸納非傳統生源,探索靈活、多元的人才培養模式,優化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進一步增加高職、技校招生規模和技能培訓資金規模,通過免費或優惠的形式,為下崗失業工人開展短期技能培訓,提升就業競爭力同時,彌補企業優質技術技能人才不足。


  共建高素質產業生力軍的“避風港”和“蓄水池”

第一,職業院校與企業雙方通過共建實習實訓基地和組建職教集團實現優質職業教育資源整合,充分發揮職教集團化辦學技術技能積累的促進功能。同時利用企業生產任務減少、限制資源增加的機會,向合作良好的企業派出教師,主動與企業工程師聯手,組織設備維修、新品研發、核心技術攻關,幫助企業開拓新的發展空間,為日后培養出更加優秀的產業生力軍打下堅實基礎。第二,鼓勵職業院校、職業培訓機構和符合條件的企業承擔失業人員職業技能培訓或創業培訓,對培訓合格的失業人員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第三,創新產學研一體化辦學,升級產學研合作模式。引入“市場化”的產學研合作辦學思路,并逐步形成產學研的社會合作機制,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和創新平臺。第四,強化企業主體作用,進一步推進產教融合型企業遴選工作,按規定落實“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相關政策,激勵企業投資興辦職業教育、接收學生實習實訓、接納教師崗位實踐、開展深度合作、建設實訓基地。


  注重新業態下的就業市場,助力就業新動能

此次疫情給就業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創造了新的機遇。隨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工業自動化等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革命迅猛發展,正在重塑新的社會經濟格局,重構生經濟活動各環節,會使就業市場發生積極變化,催生出一批新模式、新業態下的崗位需求,成為就業增長新的突破口。職業教育應充分關注這些領域的就業變化,發揮助力“互聯網+”、數字經濟、平臺經濟等行業吸納就業的比較優勢,挖掘靈活就業、共享員工、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對此,職業教育應注重如下幾個方面的變化:一是人才培養理念的轉變,即職業教育不再是單純的專業教育,而是通過科學與人文融合的教育,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和創新型人才;二是人才培養目標從“工具型”轉向“創新型”,即從過去關注專業技能的同時更加注重培養問題解決能力、交流協作能力、創新革新能力等綜合素養;三是職業院校應及時調整優化專業設置,形成與新業態相匹配的專業結構,做好傳統專業退出、調整、融合以及新專業設置的引導的工作。


  推進“互聯網+就業培訓”,完善線上線下協同

各級政府部門應通過政府購買方式引導鼓勵職業院校和社會培訓機構開發形式靈活、內容豐富、方式多樣的網絡職業培訓平臺,加強教學師資、課程教材、學員信息等線上職業技能培訓資源開放共享。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完善線上線下協同培訓體系,鼓勵和引導企業對在職員工、準就業群體開展職業培訓,特別是對疫情高發重點地區進一步加大線上職業技能培訓資源開放力度,擴大課程免費范圍。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將線上職業技能培訓學分納入“學分銀行”,依據培訓學分為勞動者在有關職業資格認證考試中提供加分、免試等優惠待遇。在疫情結束后,勞動者可依據線上培訓學時、學分等培訓成果,在規定期限內通過公共實訓基地等線下培訓場所優先參加職業技能培訓。


此次疫情引發的就業問題,對承擔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職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賦予了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時代歷史使命。職業教育必須有前瞻意識,積極做出戰略調整和改革,為國家經濟恢復和就業穩定工作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保證。

 

 

來源:《光明日報》( 2020年03月17日 15版)

趕緊回復一個吧,可以獲得積分噢!
本貼共有0個回復,點擊率543回到『職業教育』
發表回復
也可按Ctrl+Enter提交!
回到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年黄网站色大免费全看| 狠狠色欧美亚洲狠狠色www| 国产精品福利久久| 中国高清色视频www| 欧美18videosex性欧美乱任| 免费一级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片| 香港aa三级久久三级老师| 欧美精品videossex欧美性|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小说|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日产乱码卡1卡2卡三免费|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小说| 国产成人tv在线观看| 91在线品视觉盛宴免费| 少妇中文字幕乱码亚洲影视|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免费观看性生交大片人| 金瓶全集漫画1到22回无遮 |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青草社区|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 3d动漫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 嫩b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风情亚aⅴ在线发布| 色老头成人免费综合视频| 国产片欧美片亚洲片久久综合|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喷潮| 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狼|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欧美又粗又长又爽做受| 国产精品自在自线免费观看| bl道具play珠串震珠强迫|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aaaaa| 久久久男人天堂| 最新亚洲精品国自产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