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渠道商和技術商紛紛入局內容生產,按需印刷風潮再起時,出版業必將迎來一個大變革時代。讀者群的細分,閱讀需求的多元化,編輯到產品經理的職能轉變等等一系列發展變革,今天就圍繞出版產業的轉型升級現狀,山東省出版技工學校來聊聊出版業的發展趨勢吧~
山東省出版技工學校分享出版業發展趨勢
變化一:讀者閱讀需求的變化天翻地覆
作者-出版社-渠道-讀者,在這個傳統出版產業鏈中,讀者是圖書的終端用戶,也是一本書實現其文化傳承價值的終點。當移動互聯網成為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時,內容與讀者之間的關系發生了劇變。正如資深出版人、未來之音CEO盧俊所說,今天的讀者變成了集用戶、內容生產者和內容傳播者為一體的角色,這也就意味著曾經以內容為中心的時代行將結束,一個以用戶為中心的時代已經到來。由紙質閱讀變為復合型閱讀。由無差別接收變為個性化匹配。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選擇。
變化二:產品形態日漸趨于融合
無形的內容需要依靠有形的載體進行傳播。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和技術手段的進步,內容產品形態從最初的竹簡、錦帛進化到紙張,又發展到磁帶、光盤、硬盤、云存儲,每一次更新換代,都伴隨著消費市場的消費升級。
變化三:編輯向產品經理的職能轉變
編輯這個職業,具備天然的“跨界”性質。隨著“互聯網+”在各行各業的沉淀,編輯理應在融合和跨界發展中更具優勢。在人們獲取信息渠道較為單一的時代,編輯的選題策劃方式和方向相對固定。但到了“互聯網+”時代,編輯既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挖掘具備暢銷潛質的草根作者,也可以通過互聯網社交平臺直接接觸行業大咖,進而策劃選題??梢哉f,有了互聯網,編輯找到作者的機會是均等的,但面對同樣的作者和選題,能做出什么樣的差異性則是新的考驗。
變化四:內容生產和傳播方式的多種可能
隨著“互聯網+”時代內容生產手段轉向數字化,復制和發行也變得輕而易舉,手機、電子閱讀器等設備既是讓讀者接觸出版物的呈現平臺,也是出版物復制發行的實現平臺。與此同時,人人都可以成為信息源,個體能力被充分激活??缭綍r空的朋友圈、社交群,正在成為生產內容和傳播內容的高速通道。
當然,全方位立體化的營銷不等于無差別傳播,讀者的個性化需求要求出版機構的內容生產和營銷都要走精細化路線,理性直觀地獲得讀者畫像,并根據讀者畫像分析出差異化需求,進而對內容產品和營銷方式做出合理篩選,制作不同的營銷方案,極大地提升營銷精準度和營銷效果。
變化五:出版機構盈利模式在不斷創新
出版機構的盈利模式是指其收支來源和相應的收支方式。簡單來說,就是錢從哪兒賺?賺錢的方式是什么?
在聯網出現之前,出版機構的盈利模式非常單一,就是靠圖書銷售,有期刊的出版機構可能還有一部分廣告收入,幾乎再無其他營收來源。但當下出版機構的盈利模式發生了巨變:一方面,以固有盈利模式為基礎,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另一方面,嘗試基于圖書產品的再開發,與其他產業深度融合。
看完了山東省出版技工學校的分享,你都清楚了?想成為出版行業的一員嗎?想就來山東省出版技工學校報名學習吧!山東省出版技工學校是山東省唯一一所專門培養出版、印刷、發行人才的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