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企業也招不到人是當今就業市場的一大怪圈。為什么在大學生數量急劇增加的情況下,還會出現這樣現象,這背后的原因引人深思。于法鳴司長認為大學培養出的學生不能滿足企業的崗位需求是主要原因。為此山東海天軟件工程學院獨創“1+T”的雙證教育新模式,并聯手微軟、聯想等國際知名軟件公司,破解了學生就業難題。
首創“1+T”雙證教育新模式
目前,大學生就業難不僅是大學生與家長的難題、高校的難題,還是社會和政府的一大難題,如何從根本上破解這一難題成為近年來人們關注的焦點。
山東海天軟件工程學院首創的“1+T”雙證教育模式就是破解大學生就業難有益嘗試。該教育模式以大學學歷教育為基本點,同步強化項目實戰訓練,傳授專業IT職業技能,簡稱“1+T”。這樣使學生在完成國家規定的專科或本科學歷教育全部課程的同時,接受專業化、標準化、國際化的IT技能教育,培養學生成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的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高級IT專業人才。
據介紹,該模式已經擁有微軟軟件工程師、國際網絡工程師、影視動畫設計師、Java軟件工程師等諸多IT技能課程體系。學生通過四年(本科)或者三年(???的學習和項目實訓,可以同時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學歷證書和國際通用的IT技能證書。學生畢業后能立刻勝任用人單位的崗位工作要求,真正實現了學生 “畢業即高薪就業”。
聯手微軟、聯想走向雙贏
IT行業是一個不斷創新的行業,知識更新快。傳統院式教育過多關注專業知識的培養,并且教材更新速度慢,很難跟上IT業這個“飛速奔跑”的行業的步伐。最為尷尬的是,通過傳統院式教育培養出來的IT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學不能致用的情況。這樣導致,IT企業招聘不到合適的人才,很多應屆畢業生所學內容與企業實際需要不對位。
據微軟教育全球總裁盧茨-齊奧布(Lutz Ziob)透露,在計算機職業教育領域,海天目前是微軟在中國最大、最早的合作伙伴。
為了深化合作,2010年4月,山東海天軟件工程學院聯手微軟共同啟動萬名“微軟工程師”孵化項目,為濟南市創建軟件名城培養10000名專業化人才。
據統計,山東海天軟件工程學院歷屆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達94.5%,雙證畢業生的一次性就業率達到99%,部分學生通過海天就職于國內外知名企業,如IBM、微軟(中國)、浪潮集團、中創軟件、華為、中軟、中國移動、中國惠普、昱勝資訊、濟鋼、魯能軟件、神州數碼等。
山東海天軟件工程學院正是憑借獨創的“1+T”雙證教育新模式,并聯手微軟、聯想等國際知名軟件公司,才破解了學生就業難題。山東海天軟件工程學院許多軟件工程專業的學生還未畢業就紛紛被軟件公司錄用,畢業后也不用為找工作發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