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衡水衛校畢業生就業情況分析報告
根據省教委、市教育局《關于報送2015年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情況的通知》要求,衡水衛生學校對2015年中職畢業生就業情況進行調查,并結合實際情況做了如下分析:
一、 中職畢業生就業的總體情況調查和分析
據統計,學校中職畢業生的直接就業率達到92%以上,與大學生“就業難”截然相反,中職生就業較高。學校2015年畢業生的就業去向是:升入各類高一級學校的畢業生為191人,占就業人數的74.31%。直接就業人數為88人,2015年到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的畢業生為6人,占直接就業學生數的6.81%;合法從事個體經營的畢業生為3人,占直接就業學生數的3.41%;各產業就業分布情況是:從事第三產業的學生為88人,占直接就業學生數的大多數。本地、異地和境外就業情況是:本地(本省)為76人,占直接就業學生數的88.36%,到異地就業,尤其是到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就業的比例為13.63%。就業學生分布的地點是:在城市就業的學生35人,占直接就業學生數的39.78%;在鎮區工作的學生32人,占直接就業學生數的36.36%;在鄉村工作的學生21人,占直接就業學生數的23.86%。就業渠道情況是:通過學校推薦就業的畢業生數為39人,占直接就業學生數的44.31%;其他渠道就業的畢業生數49人,占直接就業學生數的55.69%。學校畢業生中獲得職業資格證書的人數243人,占畢業生人數的80.73%。就業滿意度調查持比較滿意、滿意和非常滿意態度的為126人、91人和63人,分別占畢業生人數的41.86%、30.23%和20.93%。
二、 各專業大類就業情況
畢業生就業基本情況優于往年2014年,隨著醫療行業就業需求持續增長,學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比較樂觀態勢,護理、藥劑專業畢業生供不應求,90%的學生在實習期間就與用人單位達成就業意向。據統計,學校畢業生就業率排在前三位的是護理(98.3%),藥劑(97.6%)、中醫(91.2%)。調查數據顯示,學校畢業生2015年直接就業的學生中未簽訂合同的15人,占直接就業學生數的17.04%;簽訂一年以內勞動合同40人,占直接就業學生數的45.45%。畢業生平均月薪水平為1200元,月薪在1001至1500元的畢業生33人,占直接就業學生數的37.50%;月收入在1000元以內的為28人,占直接就業學生數的31.82%;社會保險情況享有三險一金的人數9人,占直接就業學生數的10.22%;享有五險的和享有三險的人數分別23人和38人,占直接就業學生數的26.13%和43.18%。
三、 主要特點
1、通過調查和訪談發現醫療衛生專業的中職畢業生有以下特點:
(1)就業觀比較傳統,就業時傾向于選擇自己所學的專業。在擇業時具有很強的鄉土觀念,不愿意到外地工作,原因是“不能適應工作環境”、“假期少”、“離家遠、花費高”、“父母怕出危險”等。北京、天津這些大城市就業機會確實多,工資待遇高,但這些城市的消費水平也高,同學們在擇業時選擇去本地還是外地,還是要根據自己的閱歷、自身素質和家庭情況作出慎重選擇。
(2)大部分應屆畢業生能認識到護士資格證和學歷的重要性。很多學生認為學歷是就業的關踐,他們畢業后不選擇就業而選擇升學,以提升學歷。
(3)大多數應屆畢業生具有一定的求職意識,迫切期望掌握面試技巧,希望通過網絡、報紙和學校就業專欄等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和就業政策。
2、在調查中發現中職學校畢業生的擇業時存在一些問題:
(1)對薪酬待遇期望值過高,對自己定位不準確。現在公立醫院所招的合同護士薪酬待遇較低,與同學們薪酬待遇的理想值有較大差距。民營醫院待遇較高,但是工作不穩定,同學們只有在就業困難時才會選擇去本地的民營私人醫院就業。
(2)中職生對自己的職業缺乏規劃,對就業渠道的選擇依賴于家長或學校推薦,僅有少數同學想憑自己的能力在招聘會或就業信息網上尋找滿意的工作。
(3)醫學類專業本地就業市場也很窄,就業競爭也很激烈。中職生年齡小,心理素質較差,缺乏環境適應能力,中職生缺乏自主收集和整理就業信息的能力,導致求職時比較被動。
四、相關工作舉措
1、學校就業辦通過各種渠道廣泛收集各類用人信息,完善就業信息的采集、整理與發布。
2015年學校就業辦共在校園網上公布了20期(總第90期)就業信息簡報,收集學生求職簡歷30多份。同時做好安全規范管理,嚴禁用人單位發布包含歧視性條款的招聘信息,防止傳銷誘騙和招聘陷阱。
2、重視和加強職業指導、創業教育和就業服務,拓寬就業渠道。
幫助學生有針對性地分析就業信息,選擇具體就業去向;根據學生的就業資料和掌握的信息接受學生的咨詢,傳授學生一些求職的方法和技巧,如怎樣書寫求職簡歷,如何把握就業機會和緩解就業壓力等。充分探索利用網絡資源、信箱、就業工作群等發布信息,推進畢業生求職信息和用人單位需求信息及時有效共享。
3、學校不斷更新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內容,改善教學方法,重視職業技能培訓,突出能力培養。
課程設置要適應市場和社會需要,努力突出職業教育的特色,為學生畢業后實現順利就業提供幫助。鼓勵學生參加社會上多種職業技能考試, “多證合一”使得畢業生能迅速適應用人單位工作需要,上手快、技術熟練等。
四、 發展趨勢預測
近年來,我國高校畢業生逐年增多,人才結構失衡現象突出,技能型人才短缺。國家政策不斷向中職傾斜,上學期間城鎮和城市農村戶口的學生可以享受免學費政策,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家庭的經濟負擔。與同類學校相比,近年來醫護專業的中職生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就業率,可以自由地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擇業,畢業后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自主擇業,也可以參加對口升學考試讀大學,還可以一邊工作一邊參加成人高考,獲取工作、學習的雙豐收。
就業制度的改革,為中職學生提供了公開、平等的競爭環境,但是這種競爭是十分激烈的,主要是能力的競爭。只要中職生有正確的就業觀,在工作中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醫護專業就業前景很樂觀的,請同學們要珍惜每一次就業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