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職業教育時代開啟,你能抓住機遇嗎?
2022年畢業季,幾多歡喜幾多愁。據教育部統計,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076萬人,同比增長167萬人,規模創新高。此外,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5月,16至24歲人群調查失業率為18.4%,較上月同比上升0.2%。一方面是畢業生數量激增競爭壓力大,另一方面是傳統行業受疫情沖擊編制,新一代年輕人如何職場突圍?機遇只留給有準備的人!
近年來國家出臺大量利好政策推動職業教育發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而在其中,數字文創新職業教育備受關注。
在產業方面,除了作為“第一生產力”的科技產業外,數字文創產業在近年兩會中備受“青睞”。落實到具體的內容上那就是影視、游戲、文學、動漫、音樂等等作品。
漫威電影席卷全球
中國的數字文創產業起步較晚,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精神娛樂需求越來越大,數字文創產業具有極好的發展前景。從“八五”計劃到“十四五”規劃,我國對數字文創產業的支持從未止步,未來還會有更多綜合性主題文創園區出現。
數字文創產業有哪些?最熱門的都在這里!
數字文創產業這個詞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比較陌生,它包括影視、動漫、音像、傳媒、視覺藝術、直播、新媒體等眾多方面。其中影視電視劇行業國內發展相對較早,民眾的認知度也比較高,不過能跟“美國大片”叫板的作品還是少之又少,并且普通人接觸影視行業的機會也不多。
相比之下游戲產業的發展就十分迅猛,2021年,中國的游戲用戶規模達到了666萬人,游戲市場銷售收入已經來到了2965.13億元。其中,如《原神》2021年在海外App Store和Google Play的總收入達到了18億美元,在海外瘋狂吸金的同時還兼顧了在游戲內輸出中華文化,堪稱游戲行業的典范。
《原神》游戲海報
伴隨游戲行業一同發展并自成體系的電競產業也在蓬勃發展中,許多完全不了解電競的人相信也會在去年的11月7日刷到EDG奪冠的消息。
2021年中國電競的市場規模也已經超過了1800億元,正在運營的電子競技戰隊(含俱樂部)有5000余家,電子競技職業選手約10萬人,電子競技員的整體從業規模超過50萬人。并且相比起游戲行業,電競產業更能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而且能為社會提供遠超游戲行業的崗位數量,包括電競運動員、電競教練、電競解說主持、電競賽事運營等等職位目前都十分缺乏專業人才。
未來職業如何選擇?興趣發展都要兼顧!
數字文創產業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電競更是無數年輕人的興趣所在。就以電競產業為例,大部分年輕人都非常羨慕年薪百萬的電子競技運動員,不過就算當不了運動員也可以往電競賽事解說、賽事運營、俱樂部運營等方向發展,而數字文創涵蓋的專業范圍遠遠不止這些,計算機動漫與游戲制作、廣播影視節目制作、數字媒體技術應用等等都在其中。
超競教育正在做的,正是在職業教育大發展、電競新文創產業大發展的背景下,依托超競集團產業資源,推動電競新文創職業教育發展;通過布局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超競國際電競學校業務,一方面,牢記電競教育使命,切實履行“讓每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機會”的責任;另一方面,堅決響應國家政策號召,大力推動數字文創職業教育發展,深化產教融合,培養產業人才,推動數字文創新職業就業率增長。
超競國際電競學校
超競國際電競學校隸屬超競教育旗下,學校在電競學歷教育領域、電競留學服務、國際電競企業培訓領域以及社會教育方面均取得了優異成績。
未來,超競國際電競學校將在不同國家的高等學府共同合作培養國際化電競人才,滿足國內、國際電競市場需求,并為青少年提供電競價值觀的正確引導,解決電競少年的升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