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雅未克,在今年之前,對很多人來說,這可能是一個陌生的名字。
不過,當RNG與EDG跨越七千多公里的距離,最終在Laugardalsh?ll室內體育館捧杯之時,看著一遍遍出現在視野里的這個異國首都的名字,可能在這世界的某些地方,又多了幾個想去冰島看極光的人。
電競賽事對一個城市的影響力體現在多個方面,而一個好的電競場館,則是吸引電競賽事落地的一個重要因素。
雷克雅未克的Laugardalsh?ll室內體育館無疑很好地完成了它的任務。作為一個占地約20000平方米、可容納11000人的多功能體育館,它承包了冰島的大部分室內運動,賽事運營經驗相當豐富,所以除了英雄聯盟一年中的兩次大型全球賽事之外,拳頭也把VALORANT冠軍巡回賽放在了這里,效果也非常不錯。
雖然賽事落地冰島主要還是因為疫情的影響,不過世界各地對于舉辦電競賽事、建設電競場館的熱情那可由來已久了。
“如果你沒有到過卡托維茲,那么你對歐洲電競一無所知?!?/span>
這是一句流傳在海外電競圈粉絲中的話,寥寥數語就描繪出了他們對“電競之城”的向往。
作為一個依靠煤炭和鋼鐵作為支柱產業的波蘭小城,卡托維茲似乎并沒有能讓人們記住的地方。當傳統工業逐漸沒落之后,等待著這座城市的也將會是慢慢凋零的結果……本來是該這樣的。
2013年1月17日,這座小城第一次舉辦了IEM英特爾極限大師賽,1萬多名電競愛好者不畏嚴寒在隆冬時節來到了卡托維茲,當地政府喜出望外,他們沒想到這項新興的體育運動居然會有如此之大的影響力。
之后,卡托維茲政府與英特爾達成了合作,頗具影響力的IEM從此每年都會在這座小城駐留一站。
可以容納一萬人的「飛碟場館」也成了電競愛好者們的朝圣之地,吸引著來著世界各地的玩家。
據統計,疫情前因IEM賽事而來到卡托維茲的游客平均每年達到了17萬人次,對于一個人口只有30萬人的小城來說,這真的是一個天大的數字了。
傳統的體育賽事中,因為某個地域的知名場館帶來的相關產業聚集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不過這些場館終歸不是專門的電競場館。而當電競賽事愈發成為年輕人關注的焦點后,越來越多的“電競之城”也隨之拔地而起。
距離2022杭州亞運會開幕還有不到9個月的時間,坐落在杭州城北、被稱為“星際戰艦”的杭州亞運會電競場館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
作為電子競技首次成為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的第一屆比賽,這座場館承載著非凡的意義。
場館完全按照亞運會場館的高標準建設,團隊也在重慶、成都、上海等地的電競場館參觀學習過,并請來了專業的電競團隊指導,致力于把這座“星際戰艦”打造成最專業的電競場館。
場館落成后,除了滿足亞運會的賽事需要外,其他電競賽事、傳統室內體育賽事以及一些文化娛樂商業演出等等活動的需求都能夠滿足。
以此為契機,杭州還會大力引入頂級電競賽事和電競龍頭企業,構建豐富立體的電競產業生態圈,把這里打造成杭州的全新地標,作為杭州電競的“金名片”傳達給世界各地的電競愛好者。
在電競行業高速發展與擴張的現在,哪個城市能率先擁有標志性、專業化的電競場館與電競產業園區,那這個城市就有了快速吸引電競產業聚集的資本,把“中國電競”的標簽牢牢地握在手里。
杭州憑借亞運會的優勢邁出了極其堅實的一步,但放眼全國還有許多地方政府也在著力打造各種形式的電競產業園區,都想盡快當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從塔拉哈西到雷克雅未克,EDG終于完成了自己的大滿貫,成為了LPL第一支拿到春夏季賽冠軍、MSI冠軍與S系列賽冠軍的戰隊,成為了絕對意義上的“豪門”。
雖然最后的S系列賽冠軍歷經艱辛姍姍來遲,不過早在此之前,EDG所屬的超競集團就已經把目光放在了中國電競產業的建設上,開始布局中國的“電競朝圣地”了。今年年初,“上海國際新文創電競中心”在上海閔行虹橋主城前灣地區舉行了盛大的開工儀式。
中共閔行區委副書記、區長陳宇劍在儀式上就“上海國際新文創電競中心”項目開工發表講話:“希望電競中心加快國際化、高水平文化娛樂項目建設,打造24小時全天候新文創電競活力社區,定將發揮其匯聚新文創電競群英的作用,必將成為電競愛好者線下體驗朝圣地!”
從“宇宙電競中心”到“上海國際新文創電競中心”,上海發展電競的決心可見一斑。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加上深耕電競綜合產業多年的超競集團的傾力建設,上海在電競領域的發展可以說是跑在了最前線。
除了杭州上海之外,建設“電競中心”的城市還有很多,比如WE電子競技俱樂部所在的西安曲江也在熱火朝天地建設著自己的電競產業園區。
大城市憑借雄厚的資金與強大的魄力推行著電競產業的建設,在明確的市場指導下是可以預見未來的回報的。而許多小城市隨著建設特色小鎮的風潮,紛紛涌入電競這個新興行業宣布建設“電競小鎮”,就顯得有些不夠理智了。
目前整個電競行業也未能找到特別成熟的盈利模式,大城市本身就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小城市所承擔的風險更是不言而喻。
曾揚言投資40億建設“電競小鎮”的重慶忠縣就是其中一個非常典型的小城。2017年,忠縣全面投入電競生態建設,與CMEL(全國移動電競超級聯賽)簽下協議,拿到了總決賽5年的承辦權,并斥資14億巨資修建了號稱“全國第一座標準化、專業化、規模最大的電競館”——三峽港灣電競館。
場館僅耗時7個月就完工交付,不過使用率實在是有點感人。雖然大手筆的出資建設確實打出了一點名氣,但交通不便這一關鍵因素還是讓忠縣的電競產業發展舉步維艱。
據說忠縣的高鐵建設已經提上了日程,不過等到建成時電競產業又將是何種景象與布局那還不得而知。
相比之下,太倉天鏡湖電競小鎮的建設看起來就更加合理一些。首先太倉靠近上海,鐵路與輕軌都在建設中,地理位置優良;其次太倉已經有了一定的產業基礎,不少電競相關的企業聚集在這里;最后就是配套設施相對比較完善,環境優美,產業+文化+旅游+社區的建設目標落實的也比較到位,或許未來可以成為“電競小鎮發展模式”的范本參考。
電競賽事的影響力還在逐年提高,卡托維茲的奇跡也在不斷刺激著想要發展電競的一個又一個小城。
就算是電競產業發展最早最成熟的韓國,也是電競直播與節目放送的銷售額占了絕大部分,2018年韓國文體部投資了5000億韓元培養內容產業,包括了游戲學校建設與電競旅游觀光等項目,他們也在探索電競行業更加完善的商業模式。
毫無疑問,電競賽事的火熱程度已經今非昔比,但面對前方如此眾多的未知數,電競產業的未來究竟在何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