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堂,又稱拜天地,是中國傳統婚禮習俗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新郎迎娶新娘到家,只有經過拜堂,才被社會公認為真正的夫妻,婚姻方能成立。那么現代婚禮中是否需要拜堂這個環節了呢?一起來看看下小編帶來的解析吧!
拜堂的內容,各地各代有所不同。一般說來,拜堂要拜天地、高堂,要到男家祖廟參拜,沒有祖廟就虛設祖宗牌位參拜。拜過天地、祖廟、父母后,夫妻還要交拜,以示夫婦互敬互愛。在有些地方,還要拜花燭、拜鏡臺。自唐代開始,又增加了拜參加婚禮的親朋和賓客的內容。在形式上,拜堂也較為隆重:要設香案、點花燭,地上要鋪紅地毯或紅布,夫妻要鄭重其事地下跪磕頭。解放后,拜堂的儀式在我國城鄉大部分地區仍有所保留,但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在內容上都有很大改變,如已基本上沒有拜祖廟或祖宗神位、拜花燭、拜鏡臺的內容,而只有拜天地、拜高堂、夫妻互拜和拜親朋賓客,而且有的地方只有前三項或后三項,甚至只有后兩項。在形式上,拜堂也不象過去那樣正式、隆重,如不再設香案、點花燭,下跪磕頭也由新郎新娘彎腰鞠躬所代替(但少數地區仍保留下跪磕頭的舊俗),紅地毯或紅布當然也不用鋪設了。
拜堂的儀式之所以能夠沿續至今,除了傳統婚禮習俗的影響以外,主要在于它仍表現著一定的現實意義,并發揮著某種現實功能。所以,在充滿現代意味的婚禮中舉行帶有一定傳統色彩的拜堂儀式還是需要的。
首先,拜堂體現著男女夫妻關系的進一步加固。舊時的拜堂,實際上起著今天的婚姻登記的作用,是夫妻關系確立的真正標志。現代婚禮中的拜堂,在一定程度上仍具有這種性質。通過拜堂,新郎新娘把永結百年之好的決心公之于眾,讓大家作為他們結為夫妻的見證人,使他們的關系不但具有法律的基礎,而且得到社會的承認。
其次,拜堂是新郎新娘真實心情的鄭重流露和表達。現代婚禮中的拜堂,無外乎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互拜、再拜親朋四項內容。它除了有上面所講的盟誓的意思外,還包含有感謝、月托、關照的意思。傳統中國是一個信仰崇拜天地鬼神的國家,結婚之日感謝天地神靈的恩澤、請它們日后保佑二人白頭偕老,刀是他們的共同心愿。父母大人含辛茹苦撫養兒女,如今眼見兒女成人成家,其欣喜之情自然難以言表。新郎新娘此時通過拜堂的形式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并表示今后將努力盡兒女之孝心真是再合適不過。夫妻對拜,雖是無聲無語的鞠躬動作,但此處無聲勝有聲,其所包含的真情真義,是任何甜言蜜語所不能比擬的。親朋賓客前來為新郎新娘賀喜祝福,二人理應深表謝意。愿從此以后,大家常來常往,互幫互助,共同進步,這是新郎新娘發自內心的無聲語言。
第三,拜堂可以極大地增添婚禮的歡樂氣氛,把婚禮推向高潮。在輕松、歡快的樂曲聲中開始進行的拜堂儀式,由于保留有傳統文化的濃厚色彩,所以在現代婚禮上備受人們的注目。特別是在現場不設婚宴的現代婚禮上,它更容易成為整個婚禮的核心場面。此時此刻,隨著婚禮司儀人員幽默風趣的喝令,新郎新娘要在眾目睽睽之下完成叩拜動作,往往會引來聲聲歡樂的喝彩。這有聲與無聲的絕妙結合,使得婚禮更加充滿歡快喜氣、吉慶祥和的氣氛,把婚禮推向令人難忘的高潮。
上一篇:傳統婚嫁用品之婚慶九寶
下一篇:婚禮中新娘新娘要有的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