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灤州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簡介
灤州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創辦于1983年,前身為灤縣農業技術高級中學,是一所綜合性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學校始終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以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為核心”的辦學方針,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進教學改革,全力培養符合區域經濟發展需求的實用型、技能型人才。學校于1996年被確定為首批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2002年被授予省教學改革先進單位稱號,同年被確定為灤縣勞動就業培訓基地;2004年被確定為河北省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和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2016年被評為河北省名牌中職學校;2017年被認定為省電子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實訓基地;2019年獲批機械行業能力評價考試站和灤州市定點職業技能培訓機構;2020年經省人社廳批準設立灤州市技工學校。
學校校園占地16.5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7.26萬平方米。建有高標準的辦公樓一棟、教學樓兩棟、實訓樓兩棟、禮堂食堂一棟、學生公寓樓四棟、實習車間兩棟,擁有實訓室50個,多媒體教室101個。各種建筑、場地和設施符合國家建設和安全標準,充分滿足了學生學習、實訓和生活需求。
學校秉承“厚德 博學 精技 自強”的校訓,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以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為核心”的辦學方針,以打造,做強、做優、做特縣域職業教育為目標,立足區域經濟,面向京津發展,圍繞市場辦學,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優化專業設置,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積極推進中高職銜接辦學,努力打造“唐山一流、河北前列”的新時代中職學校。
二、灤州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優勢
學校深入落實新《職業教育法》,堅持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優化類型定位,深入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實現了學校辦學規模擴大、辦學條件改善、辦學質量顯著提升、辦學效益與服務功能顯著增強,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學校辦學經驗多次在“學習強國”平臺、《河北工人報》、《河北經濟日報》、人民網等媒體報道,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和人才支撐。
黨建思政深度融合。學校聚焦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主題,逐步實現黨建與思政教育“大協同”、育人機制“全貫通”、育人要素“深融合”。黨總支努力打造黨史學習資源,建立紅色主題教育廣場,成為學校師生思政課教育基地,讓黨建工作和思政教育更加貼近學生、更具生活氣息。該辦學經驗在“學習強國”平臺、唐山職教網、《灤水之聲》等媒體報道。
勵志鑄魂激勵成長。學校堅持以主題教育為抓手,開展“啟航”勵志教育活動,全面推行全員導師制,形成“課課有德育,處處講德育”的良好氛圍。全體導師共同播種、共同耕耘,在實踐中感受著勵志教育的神奇魅力,收獲著勵志教育給師生帶來的成長與進步。通過勵志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以勵志為主導給學生以行為動力。學校探索嘗試的《構建“一思三行”育人新格局》模式在《河北工人報》宣傳報道。
以文化人提升內涵。學校建立了以“樹匠心,筑匠魂,育匠人”為主題的校園環境建設,建有樹人廣場、勵志廣場、紅色主題教育廣場等,堅持培育優良校風教風學風,持續開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提煉出學校勵志文化內涵,創建富有職業教育特色的校園文化體系。
基地建設助推發展。學校擁有標準化汽車駕駛員考試訓練場地和工程機械實訓場地,是國辦中職學校中“冀東最大的工程機械實訓基地”, 建成“唐山一流、河北前列”的新能源汽車實訓車間,功能齊全、場地充足、設備先進的“雙一流”的幼兒保育實訓室,為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校企對接產教融合。學校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與多家知名企業對接合作,充分發揮校企雙方優勢,推行“訂單”培養、“現代學徒制”等育人模式,先后開辦長城汽車、奔馳汽車等訂單班。與天津住電汽車線束有限公司共建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與唐山東唐電氣設備有限公司共建電子研發中心;將灤州市百信農業合作社確定為科普教育基地,灤州市鑫沃生態園作為學生勞動培訓基地,打造“農業+”“科技+”校企合作新模式;與灤州伊利乳業有限責任公司、唐山市騰達汽車貿易有限公司等合作,聯合培養企業新型學徒。學校探索嘗試的“校企嵌入式”特色發展育人模式在《河北工人報》、人民網等媒體報道。
三、灤州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專業
學校現開設交通工程機械運用與維修、汽車運用與維修、幼兒保育、旅游服務與管理、電子商務、計算機平面設計、會計電算化等17個專業。其中,省級骨干特色專業4個,市級骨干專業6個。學校現已形成了以汽修、工程機械、機電和計算機為骨干特色的專業體系,專業建設成效明顯。
面向戰略型新興產業,結合區域高質量發展需求,學校不斷優化專業布局和結構。對應汽車運用與維修和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按照現代科技發展要求,逐步向新能源汽車運用與維修、電氣設備自動化方向發展;電子商務專業調整課程設置,向直播電商方向發展;提升數控實訓車間、電氣安裝實訓車間的建設,以適應和滿足我市制造業轉型升級發展的需求,形成對接產業、企業、崗位的專業建設動態調整機制。在滿足校內學生實習實訓的同時,為社會各級各類從業人員提供技能培訓,更好的發揮社會服務功能。隨著幼兒教育的迅速發展,結合我市發展需求,經過深入調研,增加幼兒保育專業,進一步增強了辦學活力。
四、灤州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招生就業
招生規模持續發展。學校科學分析招生形勢,確定以招生小組為主體,堅持“全員招生”和“以生招生”的方式,面試采取四步走的方式,年年招生保持了持續規模化發展的良好態勢。
就業創業顯著提高。學校在網站和校園就業信息欄發布就業崗位信息,逐步完善畢業生就業管理信息庫。依托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和新型學徒制,學校深入開展校企合作,注重對學生的就業創業教育,狠抓就業質量,就業率穩步上升,就業質量逐年提高,企業對畢業生評價滿意度較高,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踐行二十大,奮進新征程。全校師生有決心、有信心全面提升辦學質量與辦學水平,邁開大步,砥礪前行,打造灤州特色職業教育,助力建設“現代經濟強市,繁榮美麗灤州”,在 “十四五”發展的關鍵之年一路前行!